磷酸鹽磚的顆粒級配是兩頭大、中間小的工藝配比。粗顆粒起到了骨架支撐作用。細粉起到了填充空隙的作用,細粉的基質部分把粗顆粒進行包裹和黏附。結合劑用磷酸,所以產品強度高,耐磨性能好。
在生產過程中,磷酸鹽磚的粗顆粒與細粉的的比例,直接影響其磚的強度及耐磨性。所以工藝配比要求緊密堆積原理。
磷酸自身其實沒有粘結性,與耐火材料接觸后會生成鋁磷酸鹽,隨著溫度的升高磷酸基中的離子會成鏈、網狀及空間骨架結構的分子,發生聚合及黏附作用使產品有了強度。
但是磷酸加入耐火磚中,有一定的濃度要求,使用時磷酸要與氫氧化鋁按比例溶解熬制,現在市場上也有熬制的成品,用桶裝好以備使用,比重是1.6~1.65,加入耐火磚的比例是6~8%。
磷酸鹽磚生產時,必須要進行困料24個小時后,才能進行壓力成型。因為困料目的使磷酸與骨料和細粉中的鐵,經過反應后排出氣體。若困料時間太短,磷酸與材料中的鐵反應會生成氣體,氣體在壓磚過程中容易產生層裂。

另外,壓力機的噸位也是磷酸鹽磚耐磨的一個重要環節。因為壓力機噸位太小的話,體積密度低,達不過一定的耐磨程度。當前生產廠家使用的都是630-1000噸的壓力機去制作,這樣磷酸鹽磚的體密很高,耐磨性更強。
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是冬季生產磷酸鹽磚,在執行困料制度的同時,困料的溫度必須在25℃以上進行困料,而且要用塑料布蓋好困24小時后方可使用;若溫度偏低原料中的材料會出現凍結現象,這樣在磚壓制成型時容易沾模,造成麻面,影響磷酸鹽磚的質量。
磷酸鹽磚在常溫下具有膠凝性,當加熱到一定溫度后,酸式磷酸鋁可變成焦磷酸鋁和偏磷酸鋁,發生脫水聚合反應,隨著溫度的提高,偏磷酸鋁除發生聚合作用外,也可發生分解作用,也使結合體的密度更進一步提高。其性能特點主要是強度高,耐侵蝕能力強,氣孔率低,熱穩定性好,尤其在1200~1300℃溫度以下使用,耐磨性好,抗堿蝕能力強。